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走向縱深

2025-08-01 15:58
來源:半月談網

半月談記者 孫清清

在“十四五”收官與謀劃“十五五”的重要關口,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謀劃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一系列新提法表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正向縱深處邁進。

時代呼喚“大市場”

在河南省蘭考縣政務服務中心,一沓加蓋123枚政府公章、覆蓋全國上百個縣區的跨省通辦協議,讓29類涉及自然人、經營主體的上百個聯辦事項,實現“一件事,跨域一次辦”。

上百枚紅彤彤的印章,傳遞出各地對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熱切期盼,也彰顯了黨中央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高瞻遠矚。

綜觀世界,變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政務服務中心 李志鵬 攝

近幾年,逆全球化甚囂塵上,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構。為應對外部挑戰,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

5年來,一系列頂層設計依次鋪開。

從2022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印發,到今年《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公布,再到這次會議進行再部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蹄疾而步穩”。

這是一場“破”與“立”的改革。

“破”,就是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著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傲ⅰ?,又向何處去?此次會議明確提出“五統一、一開放”,即統一市場基礎制度、統一市場基礎設施、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統一市場監管執法、統一要素資源市場,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

此次會議還提出六方面任務,包括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規范地方招商引資、著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持續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引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等。

一項項重磅部署,勾勒出更加清晰的“路線圖”。

改革直指“循環堵點”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關鍵是內部可循環,這也是大國經濟的獨特優勢。如何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好地貫通起來,加快疏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堵點,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一批妨礙統一大市場和公平競爭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糾治。但一些領域制度規則不完善、要素市場發育相對滯后、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屢禁不止等問題仍然存在。

一些地方為保護本地稅基和增加本級財政收入,出現地方保護,導致區域間惡性競爭和市場分割。為此,此次會議首次提及“統一政府行為尺度”,直指當前區域經濟發展的積弊:“內卷”。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作為今年重點工作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人們在廣西南寧市西關夜市選購美食 黃孝邦 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一以貫之地提出持續擴大開放,且不只著眼“對外”,也強調“對內”。會議要求“著力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態勢,實施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取得經濟發展的重大成就。今后一個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想要構建新發展格局,就要進一步暢通內循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釋放市場潛力,推動經濟發展向國內需求主導轉變,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為此,我國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再“瘦身”。4月24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對外發布,事項數量從2018年首版的151項壓減至106項,“一單盡列、非禁即入”,讓企業可進的領域更多;清理整治市場準入壁壘,讓要素資源流動更順暢……

仍需破解“深層阻隔”

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各地出現一些可喜變化:

京津冀三地實現230項政務服務事項“同事同標”,209項從業資質資格互認;不久前,全國首個跨省市、跨關區前置貨站在蘇州正式啟用,讓跨區域貿易更加順暢,進一步激活全國統一大市場活力;河南憑借區位和交通優勢,正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打造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支點……

有成績,也要看到不足。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不能只是“表層融通”,要著力破解“深層阻隔”。

一是著力打破歷史慣性和路徑依賴。堅決打破思維定式、防止本位主義,針對重點領域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緊盯不放、久久為功,確保取得實實在在成效。

二是健全激勵約束和考核評價體系。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發揮的過程中面臨不當競爭和市場干預等一系列問題,要優化行政考核方式,著力減輕地方財政壓力,轉變地方發展方式,破除地方政府所施加的阻礙。

三是做“減法”破壁壘的同時,也要做“加法”增活力。當前,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對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提出更高要求,要以改革持續優化服務保障,以更有力的舉措完善準入制度、優化營商環境,讓創新活力持續涌動,發展動能不斷釋放。

責任編輯:王靜

熱門推薦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二|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动态图|国产午夜福利片|亚洲网友自拍区杏吧论坛